中国的职业联赛组织水平太差,即使是足球联赛搞的也不行,也不赚钱,眼看就要完了,要不是政治原因,那么多大企业才不会投那么多钱。即使现在足球联赛看着不错,其实也是赔钱的。
再说乒超,组织也一塌糊涂,主场在哪儿,谁也不清楚,想看比赛去哪儿买票,也没人知道,全靠和央视的关系通过转播赚钱。即便如此,在电视上只能看到少数观众,而且一看就是企业的,不是普通球迷。球员也不把联赛当回事,不把教练当回事,不把赞助企业当回事,而且赞助企业的权力很小,投入那么多,广告收入拿不到,被乒协全拿去了,所以企业的热情越来越差。
简单说几点
1.这运动观赛体验,现场比转播好很多。然而鹅国的生存压力,大部分人没法任性的去看现场。看看转播时的远景上座率。
2.转播口从90年从未进步,网球各种技术统计,各种比例,ace球,发球,打那边概率大,抢七胜率。而蔡猛和杨影30年来总是给我们在科普什么是横拍,什么是直拍……高下立判
3.历史的进程,90年代的球最好看,百家争鸣。2000年正胶绝响,2005年日直与削球濒危,10年直板濒危……现在的乒乓球,弱化技巧强调身体……
4.联赛不能自己造血。赞助商砸钱和打广告一个性质。更换比较频繁,球队底蕴从何谈起?
乒超联赛没有盈利模式。
这个问题围观过,动过心思想答,但最终没写,也是因为觉得写了也没什么作用,不必浪费什么时间。但昨天正好在其它问题上,与人说起乒乓球商业化这件事,于是决定答一发。
乒超失败么?其实不失败啊。我们来看乒超联赛的历史(以下内容都是百度百科直接复制的)
赛事历史
再来了解一下这段时间中国乒乓球的局面。这话要从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说起。故事很长,简单可以归纳为:国乒男线全面溃败,男子单打彻底没戏。那届世乒赛,男子乒乓球员唯一拿到的金牌,是混双。男团排名是第七。然后就有了蔡振华回国,从男双入手,重振国乒的故事。
蔡振华眼前的局面是这样的,欧洲男乒气势汹汹,国内女乒暗波汹涌。基本属于内忧外患。当年的海外兵团,和现在可不一样,现在的海外兵团是打不赢队友的出国去了,当年的海外兵团是不留神就能掀翻老队友。所以内忧外患之下,除了提高技术之外,就是要挽留住乒乓球人才。乒超联赛由此而生。
而自2000年之后,世界最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都在中国。从这个层面上看,乒超联赛简直不能更成功,NBA都该为他鼓掌。
那么乒超联赛为什么让人觉得失败,说破天不就是卖门票和拉赞助那点事么。成立之初,乒超俱乐部也就没想过这方面的事情。这种从制度建立一开始就动机不纯,毫无商业目的和考虑的所谓商业联赛,指望他走向商业化,根本是天方夜谭。
而且俱乐部只是外壳,其内涵是运动员。乒超俱乐部最根本的问题是无法掌控运动员。国字头运动员的商业价值,是运动员、其省市培养单位和国家队、乒协、体育总局分割,和俱乐部基本无关。魏桥的羽绒服从900不到涨价到1000多,到最后脱销,是因为马龙闫安和林高远的粉丝效应。但是衣服都快脱销的时候,魏桥也没能用上俱乐部乒乓球员们的照片在销售页面上打广告。俱乐部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。一个俱乐部,不能让乒乓球员给赞助自己的赞助商代言,不能控制运动员接商业活动,你让本来就没什么盈利空间的俱乐部,拿什么赚钱?事实上,不仅是乒乓球,篮球足球的俱乐部也赚不了钱。NBA算是够商业化了吧,2/3的俱乐部也是亏损。所以俱乐部亏本是正常的,赚钱才是不正常的。
如果要让俱乐部真正意义上控制运动员,就是让俱乐部和国家队、省队站在了对立面上。会发生什么问题,去看看NBA俱乐部不肯出借球员给国家队就知道了。在中国,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容许被发生的。今年乒超为何迟迟不办?因为四月亚锦赛,五月世乒赛,八月全运会,没有空嘛。然而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,乒超才是给钱的金主爸爸。
所以啊,对乒超不要要求太高,俱乐部都把钱化在给运动员和教练员发工资上了,谁有心情关心门票怎么卖。那点门票钱,俱乐部还真看不上。去年还是前年来着,大商奖了八一俱乐部300万,乒超冠军奖金只有40万,那300万得卖多少门票钱能要回来啊,就不谈樊振东周雨王皓他们的薪水了。
将心比心,卖门票对俱乐部而言,就是个没有收益的工作。你老板不给你加薪,让你顺便处理一下这个项目,你就算敢怒不敢言,也会默默翻个白眼,心里骂句mmp,能划水就划水嘛。正常的。
俱乐部是个完成任务的态度,联赛也就只能按照完成任务的标准办。不管有没有人冠名赞助,运动员和教练们的工资不能不发,是吧。
一个项目的商业价值,盈利能力,也不是光看联赛的关注度。门票卖不卖的出去,有没有人看比赛,只是这个项目商业价值的一个方面。羽毛球超级联赛的关注度大大低于今年的乒超联赛,可羽毛球的盈利能力高于乒乓球。所以羽毛球国际国内赛事的奖金,也大大高于乒乓球。国足的联赛也没啥观众了,俱乐部也乐得玩。当然,后面的话是政治敏感。
最后,再来谈谈乒乓球去举国体制这个问题。这件事上出发点不同,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。我反正是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主意。当然咯,从国家财政的角度出发,把钱花在其他民生项目上,而不是养运动员和教练员,这对普通大众而言,是件好事。如果钱确实花在了民生建设或其他国家建设上。但对于中国乒乓球来说,去举国体制,引入商业机制,基本上就是慢性自杀,过不了太久,中国乒乓球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。至于对乒乓球这个项目而论,不再一家独大,会不会焕发这个运动项目的新生机,这就是我无法预测的了。毕竟神仙打架和菜鸡互啄,都可以很激烈。而最近的例子,是隔壁被足篮挤压的网球,全球范围内的水平下滑,所以到底乒乓球会怎样,难以预料。反正中国乒乓球去举国体制,肯定是走下坡路的。
这种去举国体制的道路,我们的近邻日本已经尝试过了,并且以他再来学中国搞举国体制的实际行动,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们,这条路完全走不通。日本的乒乓球在1950年后某段时间也曾辉煌过,后来自己作了回死。回头又来搞举国体制,拼命砸钱,二十年爬到世界第二,世界冠军也有了。乒乓球就是这么现实的一种运动。
所以,为了乒乓球好才要改革,这分明是谎话。无非是现在全球经济形势都不景气,国家不想花钱在职业体育运动上了而已。
这个情形就像金主爸爸对金丝雀说:没爱了,我们分手吧。
金丝雀能怎么办呢?只好默默流泪,收拾行装,黯然离场,最多回一句:讲道理,当年也是你先追求我的。
相较于日本是失败些,但完全可以称为世界第二联赛,谈不上失败。现在落寞,主要是组织宣传不到位,俱乐部盈利难,相较于足球烧钱的俱乐部赞助企业,投资的都是小企业。